小说网 >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 > 第20章

第20章

作者: 狐珠子 返回目录

更多小说请到新小说巴士网newxs84.com
    今晚的月亮圆, 皎洁的月光照着大地。


    杨孟英和窦晓霞端了桌子和板凳到后面的空白地上, 裴朝辰摆上满满两盘切好的月饼,一家人坐在空地上吃饼赏月。


    “闺女, 你现在赚钱了, 我觉得可以把这边的院子修得宽大一点。趁着这次修房, 一次性修到位,把这院子都铺满石板,下雨天也不会满脚是泥。”杨孟英兴致勃勃地说。


    “哥说这样太浪费,不许我乱来。”裴静姝故意看了一眼裴静龙。


    “你修房子, 听他的做什么?”杨孟英道。


    “就是!你哥就是喜欢瞎指挥,他自己做事畏首畏尾, 还要身边人都跟他一样怕事。”窦晓霞也嫌弃。


    “你们只知道让静姝出钱修这修那, 也不看看静姝赚钱多辛苦,她赚了两个钱,还不是进了你们的嘴里。”裴静龙道。


    杨孟英指着他骂:“你这个报应儿!老娘还没得你一分钱用,没得你一块糖吃,你妹比你强多了,你还有脸在这里说?”


    窦晓霞附和道:“妈骂得好!谁赚钱不辛苦?不辛苦, 哪里来钱?幺妹心灵手巧,头脑又灵活,不靠男人自己也可以发家。最怕的就是又忙又累还没钱,今后我收工之后, 也过来帮幺妹做活。”


    裴静姝这边的生活开得好, 就连做的玉米窝窝头也比他们自己做的好吃。现在杨孟英每天收工都朝这边跑, 连中午也不回家,说着是来帮裴静姝的忙,其实就是蹭饭吃。


    修房造屋需要挑抬的闲杂事特别多,这些基本由裴建国来做。因而裴家的家务事就全都落在了窦晓霞的身上,窦晓霞也非常郁闷。


    “你也过来凑热闹,家里的事情怎么办?”裴静龙道。


    “我倒觉得可以把那猪给卖了,我跟着幺妹一起学两门手艺,比养猪挣钱。现在的猪草也不好找,你们也都到这边了,家里那些鸡啊猪的,一个人根本顾不过来。”窦晓霞抱怨着。


    杨孟英一听就不同意了,“又没让你做一家人的饭,喂一头猪怎么了?你看哪家哪户没有养猪?现在不养猪,过年吃什么?别看着静姝这边过得好,就东想西想,你学会了也没用,你有静姝这样的家底起家?就算你没在这边,静姝哪次吃好东西遗漏了你?”


    窦晓霞没吱声,但脸色显然很不好,说来说去还不是把一堆家务事丢给她。


    裴静姝和两小孩玩游戏,装作没听到他们几人的话。她本来就不喜欢这种鸡毛蒜皮的家庭纷争,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,不过是不肯吃那一点点亏。


    赏完月后,杨孟英等人回裴家,裴静龙干了一天的活,也上阁楼睡了。


    裴静姝洗完澡出来,看见顾珊珊还在桌子旁摆弄着月饼,就上前说道:“要睡觉了,少吃一点,明天再吃。”


    “我没吃了,这是给爸爸的,他还没吃到妈妈做的月饼。”顾珊珊奶声奶气道。


    真是可怜的孩子,这么小就没爸爸了。


    裴静姝摸摸她的头,“你爸爸知道肯定会很开心,时候不早了,我们睡觉觉。”


    “妈妈,我很想爸爸。”顾珊珊仰起头望着她,“你想爸爸吗?”


    看着那双期待的眼睛,裴静姝一时语塞。


    她端条小板凳坐到顾珊珊的面前,“我们在心里想他就可以了,不用说出来,他也能够感受到的。我想他肯定希望我们能快乐地生活,而不是一直伤心地缅怀他。”


    顾珊珊似乎听不懂她的话,只睁着一双澄净的黑亮眼睛看着她。


    “我想要爸爸回来。”


    “那我们睡觉吧,去梦里见他。”


    最近几天裴静姝这边可谓忙得不可开交,挖地基的挖地基,抬石头的抬石头,而裴静姝一个人要煮十多个人的饭菜,也是非常不容易。


    幸好有杨孟英和张慧英两人帮忙搭个手,不过这两人上下午都要下地挣工分,大部分时候还是她一个人忙。


    如果她没有那个农场系统,还真不敢在这个时代修房子。光是这些工匠的饭菜就无法保证,干活的人饭量非常大,随随便便就能吃上四五碗饭。


    为了不让人怀疑她的粮食来源,裴静姝只好高价收购大米和面粉。


    多亏了她有凉粉和月饼,有些缺钱的人家也愿意用大米面粉鸡蛋等物来换,因为一斤粮食可以换到更多的凉粉和月饼,比粮食更能填饱肚子。他们可以吃一半,剩下一半拿去卖钱,待到存货吃完,又能用钱买凉粉。一个月下来,既能吃饱,还能剩点钱。


    为了不耽误出工干活,裴静姝现在改了规则,她以修房太忙为理由,每个月逢九才会卖东西,平时只接订单,但没东西卖。


    毕竟现在还是集体劳作,干活的人都去卖东西了,队里的干部和那些天天出工挣工分的人家难免心有怨言。


    农历八月十九,唐二和刘二娘一大早就来了,两口子上次进城尝到甜头后,这次下了一百只冬瓜月饼和三十只蛋黄月饼的订单。反正冬瓜月饼便宜,买的人很多,不愁卖不掉,至于蛋黄月饼,刘三妹那边要了十只,剩下二十只随便都能卖掉。


    他们买了之后就趁着天色刚亮进城去了。


    除了这两口子,也有许多人来拿货的,月饼订的人最多,毕竟这东西便宜又不重,比那凉粉方便多了,保质期也相对较长。


    这天早上,半个生产队的人都出动了,进城的进城,去镇上的去镇上,三三两两结队成群,看上去好不热闹。


    杨孟英帮裴静姝给人发货,看着那一张张票子,嘴巴都笑得合不拢。


    夕阳落山,一群群人欢天喜地地谈论着今天的收获,朝金沟村这边走来。


    “我们已经没有东西卖了。”在门口玩耍的裴朝辰看他们背着背篓过来,便主动说道。


    “我知道没有东西可以买了,我们这是来订货的。”前头的汉子高声道,“裴幺妹,我下次要200只冬瓜月饼,50只蛋黄月饼。”


    “我也来200只冬瓜月饼,30只蛋黄月饼。”


    “我各要100只。”


    “我要50斤凉粉,50只冬瓜月饼。”


    ……


    众人争先恐后地下订单。


    裴静姝失笑:“我又没有养鸡,可没那么多鸡蛋,蛋黄月饼每人最多只能要10个。”


    众人听后一片哀叹声,蛋黄月饼虽然买的人不多,但真的能卖出高价,有的甚至卖过四毛一个的价格。


    裴静姝见状又说:“如果你们想要多订的话,也可以用鸡蛋来换,每送来10只鸡蛋,可以多订10个蛋黄月饼。”


    很快有人表示自己家里有鸡蛋:“我订30个蛋黄月饼,我家里有40只鸡蛋,我明天给你送过来。”


    “我家里也有……”


    以前那些舍不得卖鸡蛋的,现在也不留着藏着呢,纷纷表示愿意拿出来换订单。


    也不怪大家这么积极,毕竟是这蛋黄月饼太卖得起价了,城里均价两毛钱一个,还非常好卖。


    说起来还要多亏了上次唐二两口子去打开市场,这次他们一去,很多尝过这种月饼的都五个十个地买,非常畅销。


    还有几个村民一去就遇上了贩子,被那贩子一次性低价收购,就只赚了一两块钱。也是他们没见识,看见有一两块的利润就觉得很满足了,巴不得马上脱手,生怕那“冤大头”跑了。回来听别人说起卖了多少多少,才恍然觉悟自己才是冤大头。


    没出几日,裴静姝这边就收了一缸鸡蛋。


    “闺女,这么多鸡蛋放在家里,要是不快点用完的话,容易坏掉。你给他们的价钱开得太高了,这么小的鸡蛋,背到集市上顶多就五分钱。”杨孟英吐槽道。


    她家闺女虽然很能干,但是还是太年轻,没点心计,非常吃亏。


    “做人不必算得这么精,不然别人凭什么把鸡蛋给我们送过来,他们也可以卖到街上去。”


    “你不算精点,就会被别人算计……诶,你打蛋做什么?我们今天就要做月饼了呀!”杨孟英看她往两只碗里打蛋,还把蛋清蛋黄分开装,不禁好奇。今天才二十四,离二十九还早着呢!


    “今天不做月饼,我们尝尝新的吃法,你先把蛋黄打散。”裴静姝给了她一只筷子。


    杨孟英不明所以,还是接过手把蛋黄打散。裴静姝看差不多了,便在蛋黄中加入白糖和盐搅匀,用过滤纱布筛入低筋面粉搅拌均匀待用。


    “你这是做什么?”杨孟英看她在蛋清中滴入白醋,便又问。


    “你先帮我打出气泡,一会儿你就知道了。”


    杨孟英打蛋清的时候,裴静姝又分三次加入白糖,取蛋白的一半放入蛋黄糊中,将其翻拌均匀。


    两个小馋鬼在灶台边,望着杨孟英不停翻搅的手,满怀期待。


    裴静姝看他们嘴馋的表情好笑,就说道:“想早点吃的话就烧火吧!”


    两个小孩赶紧传火,没过一会儿,锅里的水就开了。


    裴静姝把搅拌好的蛋糕液倒入一个大瓷盆中,又将瓷盆放在锅里隔水加热。这瓷盆是她前段时间花大价钱买的,买回来之后裴静龙还说她奢侈败家。瓷盅瓷盆在这个年代可是高档物品,一般人家根本用不起。


    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,裴静姝便将锅盖揭开,一股蛋糕香味扑鼻而来。


    她把瓷盆从锅里端出来,杨孟英凑上前来吸了一口热气,“闺女呀,这到底是什么东西?闻着怎么这么香?原来鸡蛋还可以这么吃,这像发糕又不是发糕的,看着比发糕还要松软,没想到这么一点蒸出来有这么多。”


    裴朝辰眼睛一亮,口水都快流出来了,“小姑,这就是你给我们说的蛋糕吗?”


    “妈妈,我要吃蛋糕!”


    “别急,先等一下!”裴静姝看那两个小家伙眼睛都落到碗里了,便将瓷盆里的蛋糕倒扣在干净的菜板上,一盆蛋糕就成块出来了。


    她用小刀将蛋糕切成数块,两个小家伙各得了一块,杨孟英也伸手抓了一块塞到嘴里。


    “又香又软,这是个什么味儿,这也太好吃了。闺女,这也是明轩教你的吗?”


    裴静姝只好含糊其辞地嗯了一声。


    “闺女,我觉得这东西肯定比月饼赚钱。你看这么一点面粉和鸡蛋做出来竟然有这么大一盆,而且还可以切成块。我们切小块点,一分钱一块,也可以卖好多钱了。”杨孟英一脸憧憬地说,同时也不忘叫苦邀功,“就是打蛋太累,手膀子都酸了。”


    现在没有打蛋机,要把鸡蛋打出泡,确实很软手。如果要做蛋糕卖的话,最好做个打蛋器。


    闻到裴静姝这边的香味儿,一直在附近玩耍的小孩子都跑过来眼巴巴地守着。


    杨孟英看见就骂:“一群要饭的小叫花,天天都在这附近转,就是看着你这里有好吃的。一人一块,拿着赶紧走。”


    杨孟英把菜板上的蛋糕又改了几刀,改成很小一块,分给门口守着的小孩。


    裴静姝见状就说:“你既然都分给他们吃了,就别骂他们了,你这给了东西又骂,不是出力又不讨好吗?他们也怪可怜的,分他们一块也没什么。”


    “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来?还不就是看你好说话,一有点吃的就跑过来,鼻子比狗还灵。”


    裴静姝摇了摇头,没再和她理论,只让裴朝辰端出去让外面做活的人也尝尝。


    吃到香软的蛋糕,大家赞不绝口。


    “静姝,这东西你是怎么做的?”有人便问道。


    “鸡蛋白糖和面粉……”


    “闺女,快过来帮我搭个手,快点,别磨蹭。”杨孟英打断她的话。


    裴静姝以为她真的有什么事,就进了屋。


    杨孟英压低声音严肃道:“别人问你什么,你就全套往外说,你也太不长心眼了,别人套你的话呢。我看以后我们做东西也得关了门做,省得别人偷学了去。那月饼和凉粉也就算了,这蛋糕是万万不能往外传的。”


    蛋糕只需要一点点面粉和几个鸡蛋就可以做成一大盆,而且做出来还很好吃,又是新鲜吃法,在杨孟英看来是目前最赚钱的营生。


    “以后别人都把这招学了去,谁来帮你卖凉粉卖月饼?”


    裴静姝知道她是这种小家子气的,便点点头,其实她这话倒也没有说错。蛋糕确实有很大一块空白市场,面粉和鸡蛋都花不了多少,而白糖也可以用糖精来替代,利润可观。


    那些小孩吃了蛋糕之后,回去都给自己的大人讲,说裴静姝这边又做出了非常好吃的蛋糕。众人都不知道蛋糕是什么东西,便跑过来看稀奇,却见一群干活的人个个手上都拿着一块黄色东西吃得津津有味。


    “你们这在吃什么?”


    “这是蛋糕,丁大妹来尝一块吧。”杨孟英招呼道。


    丁大嫂和李大娘等人都拿了一块吃,顿时便被蛋糕的香味俘虏。尤其是李大娘,她人老了,牙齿本来就不好,硬的东西吃不下,这蛋糕又香又软还甜,正合她意。


    “你们家静姝真是手巧,什么东西都会做,这又是用什么高级东西做出来的?”


    “你们就别夸他了,这东西倒了半罐白糖进去才做出来的。我和她从中午就开始折腾,到晚上才做出这么一锅,太麻烦了。”杨孟英摇头说。


    众人还以为这蛋糕真的很复杂,再加上味道不错,又香又甜,也不知裴静姝放了多少糖。


    “静姝是准备做这种东西来卖吗?”


    “你们想卖的话,可以拿去试试看好不好卖,反正这东西不重,也不占地方,可以顺带捎去。”杨孟英说。


    “那这蛋糕拿价多少?”


    “八毛钱一斤。”


    “八毛钱一斤?那一斤有多少呀?”丁大嫂又问。


    裴静姝称了半斤给她们看,来人纷纷表示要订货。


    虽说八毛钱其实也不少了,但是那白糖多贵呀,刚才听杨孟英说这东西又耗时又费糖,他们还以为会更贵一些,没想到却只要八毛。


    说起来也是这些人的格局大了,以前要让他们拿八毛钱出来买零嘴,只怕是要了他们的命。现在遇上好吃的东西,却嫌弃起八毛太便宜。


    八月底下起了秋雨,因着今天的雨下得有点大,队里也没有出工。


    顾大娘深一脚浅一脚地从刘家门口过,见屋檐下坐了一群人在吃东西。对方便招呼她过去坐坐,顾大娘看雨大,便过去坐下闲聊凑个热闹。


    刘太爷让孙儿媳妇拿了一块糕给顾大娘,顾大娘接过手笑着说:“哎哟,这怎么使得?是你后辈买来孝顺你的东西,你老人家吃就是了。”


    “没事,我们家里还有很大一袋。”


    顾大娘闻着手上的东西,“这又是什么稀奇玩意儿?怎么这么香?摸着还软绵绵的。”


    “这叫蛋糕,是用鸡蛋白糖和面粉做的,吃着可香了。我们家老祖宗最喜欢吃这东西,他刚才一口气吃了四五个,我说让他少吃点,怕不消化,他还生气说我不给他吃。”杜小说笑着道。


    杜小是刘家的大孙媳妇,能说会道,很会哄老人开心,刘太爷和刘太婆都很喜欢这个孙媳妇。


    “你爷爷就是那倔脾气,你别跟他一般见识。顾大娘,你尝尝,这东西真好吃,我没有牙齿也咬得动。以前那些人买过来的糖,我一个也吃不了,只有这东西才适合我这种老太婆。”刘太婆说。


    顾大娘闻着那味儿,也是垂涎三尺,逮着就咬起来,入口又香又软又甜。


    “这东西得不少钱吧?”


    “外面卖得贵,我们老大去拿的便宜。”


    “那是多少?”


    “八毛钱一斤。”


    顾大娘没话说了,八毛钱一斤的东西,她可舍不得买来吃,这又不是饭,又不是肉,竟然还需要八毛。


    要是顾明轩还在,哪里需要羡慕别人?别说八毛,就算是八块,她也吃得起。


    想起自己已经死去的大儿子,顾大娘又是一阵心酸,连着蛋糕吃起来也变了味儿。


    她和刘家人闲聊了几句,见外面的雨小了,便带起斗笠走了。 更多小说请到新小说巴士网newxs84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