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网 > 三国风云录 > 第25章 历史疑案

第25章 历史疑案

作者: 闻风 返回目录

更多小说请到新小说巴士网newxs84.com
    曹操之所以焦急,是因为不得不焦急。(.好看的小说)


    跑路的人都有一个心理,那就是总感觉后面有警察在追自己。而此时的曹操差不多也有此种心理。


    只是,跑路跑的比较匆忙,没来得及带足够的干粮,而此时,恰是饭时,腹中饥饿可想而知。


    正当曹操为难之际,前方隐约看见了几缕灯光。忽然,曹操转身对身后的随从说道:“有饭吃了。”随即哈哈大笑说:“看来,上天还是不想灭掉我曹操啊。”


    原来,此处正是曹操父亲曹嵩挚友吕伯奢的家。曹操背负骂名,也由此出。


    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罗贯中对此事不仅大写特写,且以最后曹操的一句:“宁我负天下人,勿天下人负我。”来揭示曹操在灭门之后的心安理得。事情是对的,说法是不对的。


    首先,曹操杀吕伯奢是在杀掉其五子之后,即已经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错,为了不给捕捉自己的衙役们留下痕迹,只能斩草除根。


    其次,曹操在造成“吕氏灭门惨案”并没有说“天下”二字,而是说“宁我负人,毋人负我”。这两句话的差别有多大,相信识字之人皆知。


    再次,曹操说这句话的时候,心情是“凄怆”的。据孙盛的《杂记》,曹操知道自己误杀后“既而凄怆曰”,说了那句话。
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曹操说这句话并非就事论事。意思很明白,就是说算了吧,既然已经杀错了,那么后悔是没有用的,不如坦承点,说明白一点。


    我们根据曹操当时的情况,大概可以揣摩一下当时曹操的心理活动。


    我已经走头无路了,疑神疑鬼也好,草木皆兵也罢,为了自己的理想,为了自己的抱负,牺牲点个把人也是可以理解的。而且,我知道自己错了,但我不会说一些不痛不痒的鬼话,什么我很后悔啦,我对不起他们啦,我白活了,我走了一条黑道啦。没意思,更不符合我曹操的性格,既然已经做错了,那就乖乖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吧,理解的就理解了,不能理解的就等等理解,一辈子不能理解的,那也行,反正,我不需要你们的理解。


    想骂的就骂吧,我不在乎。


    为了印证我揣摩的对错,我特意采访了曹操。


    我:“我之揣摩,可符君心?”


    曹操:“小子安敢轻视我曹某人!吾之悔意岂是你等可知?大丈夫生于人世,岂能无错?你等后世之人不解我曹操为人,皆是人云亦云。想那姓罗的无非崇敬诸葛耳,刻意贬低我曹操。无他法,且让我杀掉天下罗姓!”


    想到若被曹操将天下罗姓杀掉,势必造成时空混乱的恶果后,我急忙说道:“曹公一生秉直,喜说实话。然而,却不知,世间之人都喜对他们有利的谎话。若您说一句‘宁人负我,毋我负人’之语,想来您的名声定好。”


    曹操听后,只是冷笑一声:“后世之人?皆是蠢耳!你等亦是!”


    我:“....。”


    采访就在这种不愉快的氛围之中结束。


    但是,曹操毕竟杀了人,并且是误杀,还是灭门,不管用任何理由,任何借口,都难脱其残忍之性。不过,在此,我想问一句:古往今来,但凡能名留青史之人,几人不无此心性?而又有几人敢说出“宁人负我,毋我负人”之实语?


    曹操绝尘而去,向着未来前进了。飞驰的骏马,如血的残阳,身后的家舍依旧亮着灯光。只是,自我的安慰,能够洗刷掉那一滩心血?那一家鲜活的生命吗?


    曹操不知,我亦不知。


    曹操的身影虽然渐行渐远,危险却向着相反的方向扑面而来。说到底,还是董卓的原因。


    当曹操经过中牟这个地方时,停住了。不,是被扣住了。


    此时,董卓的追杀令早已下发到各县市,而中牟亭长(官职在乡长和村长之间),这次打算认真完成这一指令。


    可他真的不认识曹操,而且曹操被抓住时一直不承认自己是曹操。当然,这不是他第一次撒谎,也不是最后一次,但无疑,这一次他撒的谎确实很蹩脚。既然不肯承认,又说不清自己是哪里人,于是,亭长打算按照盲流来处理。


    但所谓“吉人自有天相”,在小黑屋里蹲着的曹操,还是被人认出来了。《三国演义》说认出曹操的是陈宫,这当然是可笑的,因为陈宫从未在中牟任职。这个人的职务是功曹(相当于科级干部),并且劝说亭长放曹操一马。


    他的说辞是:如今天下大乱,而曹操在我看来是个英雄,现在实在不是狙杀英雄的时候啊。


    亭长想了想,点了点头,下令晚上放出曹操。当然得晚上了,毕竟董卓已经控制朝政,再怎么说,人家也是以朝廷的名义下发的通缉令嘛。命令是要遵守的,面子也是要给的,官职更是得保的。不过,曹操确实没来过我们这里,关我屁事啊。


    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,不管是不是曹操,都有可能被放出来,这说明此时的董卓早已不得人心。只是不知,若是我何朋利当时被抓,会不会也被放出来。


    闲话不扯,且说曹操被放出来后,一路绿灯,来到了陈留,找到了儿时的玩伴――张邈。


    并且在陈留这个地方,曹操得到了资助。资助他的人是个富商兼孝廉,名字叫做卫兹。


    我们若是回头看刘备先生的发迹史,就会发现一个有趣而共同的现象,那就是:他们都曾得到有钱人的资助。


    对于这个现象,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原因,不然,又有人羡慕嫉妒恨了。


    中国古代,有“士农工商”之说。有钱的大商人排在最底层,这让他们情何以堪?因此,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,他们通常会资助一些看起来比较有发展前途的人。这些自然不是普通人,而是看你是不是个野心家。他们,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,来参与政治,用来改变自己的身份、地位。


    比如秦朝国相吕不韦,便是其中的佼佼者。在遇到赢异人之前,他是全国最有钱的商贾,也是排在最底层的那一类人。为了改变自己的身份,吕氏毫不犹豫的资助了异人,使其终得王位,而自己呢?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――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的相国之位。


    这件事对于后来那些商贾的刺激性很大,也渐渐的得到了社会的认可,终于在东汉形成了一种习惯。


    而对于这一类将人生比作一场生意的商贾来说,四个字就已足够说明其本质――投机倒把。但很明显的是,这是一场近乎于双赢或者双败的生意。


    资助的对象一旦功成名就,自己自然也会水涨船高,如此一来自己的身份就不同以往了,这是为双赢,经典案例是吕不韦。而对于双败,就不用说了,案例多的数不清。


    资助曹操的卫兹,显然也有此种心理,只不过的是,从后来他的行为看来,卫兹是真心想报国平天下的。 更多小说请到新小说巴士网newxs84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