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网 > 三国风云录 > 第144章 潜伏(六)

第144章 潜伏(六)

作者: 闻风 返回目录

更多小说请到新小说巴士网newxs84.com
    张弘这个人还是有能力的,不然,不会成为刺史。纵观其为人,只是有两个不会罢了,那就是这也不会,那也不会。


    因此,听到陈登将下邳包围后,他立即想到了投降。


    投降的礼物,就是陈登的三个弟弟。


    陈登当然欣喜的接纳了这个叛降者,并答应,一旦杀掉吕布,自己就会向朝廷表功。


    紧接着,曹操率军来到下邳,并听刘备之言,杀掉了吕布。


    吕布在乱世玩了一辈子,终究将命给玩了进去。


    陈登丝毫不会为其感到怜惜,原因正如开篇所说,吕布是个对“人情世故,多有不知;人间冷暖,多有不达;人情汹汹,多有不察”的人。不仅残暴,还很愚蠢。


    至此,陈登的“潜伏”终于有了一个漂亮的结尾。可见,“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”并非随便说说而已。吕布也终于因为自己的愚蠢,而付出了最为惨重的代价。


    曹操?高兴的封陈登为“伏波将军”,但依旧让他领广陵郡。


    有的人定然感觉奇怪,怎么都将军了,不去中央任职,却还是一方太守?


    其实不用感到奇怪,因为这个结果,是曹操精心策划的大戏帷幕。(.)


    这出大戏的名字,叫“阻击孙氏”。


    他要利用陈登的能力,来成为江东孙氏北上的路障。


    若想彻底了解曹操这出戏的精髓,我们还要先从“伏波将军”的名号说起。


    将军,意即军队最高统帅。如果这是一个门派的话,旗下会有很多弟子。


    开历史之先河,也就是第一个“将军”的出现,还要追溯到春秋时代。彼时,将军之衔,并非独有,而是为卿兼职。也就是说,春秋时期的中国,并没有专职的将军,一旦两国交战,文官之最,要兼任武官之最。这种现象,可以理解为彼时战争少,朝廷不需要额外的浪费资源。


    过了春秋,至战国时代时,因为战争的巨量增加,各个国家不得不安排人才,专职将军之位。将军这个门派,开始显露出强大的生命力。为了配合战争的需要,战国时期,国家在将军之下,又设立了前、后、左、右四大将军。


    秦朝一统天下,延续了战国时代的这种设立。


    西汉之初,天下太平,也同样延续了战国时代的这种设立。[.超多好看小说]


    时代在发展,人类在进步,情况不一样,需求自然也不一样。到了汉武帝时期,对匈奴的打击,愈演愈烈,需要的军事人才,也愈来愈多。因此,在前、后、左、右四大将军之下,又设立了一个“中将军”。至此,前后左右中,这些中国方向,都用光了,可需求还在进一步加剧。


    怎么办?


    聪明的中国人,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解决办法:既然方向用光了,那就加一些前缀。


    于是,将军门下,??英才辈出,什么楼船将军、材官将军、将屯将军等等,全都给设立了出来。其中,就有陈登所任的伏波将军。


    后来,战争的次数?、规模还在持续扩大,于是就出现了领军将军、护军将军等职位,在这些将军之下,还有左卫将军、右卫将军、骁骑将军、前军将军、后军将军、左军将军、右军将军等,典掌禁军,各有职司,其余诸号将军名为朝中大臣和地方长官的加官,虽然也领军兵,但不是专职的军事统帅??。


    如此繁杂、庞大的军事机构,为的只是战争的胜利。可想而知,一场战争的发起与结束,调动的不只是粮草这么简单。也并非如同文学作品中,两军交战之前,将领先来个友谊赛。败了,赶紧撤军,胜了,加紧追击。这是想象,不是现实。


    言归正传。


    但是,将军的名号虽然庞杂,前缀却并非随意添加的。如伏波将军这个职位,“伏波”二字,说明了这个军职的由来――降伏波涛。??可以想见的是,有能力降伏波涛的将军,都不是白给的,至少从军事能力上讲,这个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。


    因此,曹操将这个军职交给陈登,且还要让其任领?广陵郡,就是安插在江东与北方之间的一颗铆钉,牢牢连接江东与北方的关系,却又不至于让其肆意冒犯。


    很快,事实证明了曹操这条策略的正确性。


    公元199年,杀掉吕布一年后,东汉制为建安四年,孙策攻下了宛城,并将大小二乔留在了宛城,用以监视自己不放心的李术。


    然后,他的目光瞄向了广陵郡。


    孙策认为,广陵郡只是一座连接北方的桥梁而已,还不要过路费,?如此廉价,当真是极好的。


    于是,他安排孙权率军前往射阳,要求只有一个:务必拿下射阳,活捉陈登。只要有了广陵,?许都这个地方,无异于囊中之物。只要自己想攻,就会轻易攻下来。可以预见的是,到时候献帝在手,天下我有。


    孙权领命而去。


    看着他愈发健壮的背影,孙策?欣慰的笑了:去吧,我的兄弟,今后这江东唯你我二人所有。若无军功,如何镇得住随着我一起征伐天下的旧部?


    这一年,孙权的年龄为十七岁。


    十七岁,大好的青春年华,正是??追风的最佳时机。然而,此时的孙权早已成为领军数万的统帅,成为战场绞肉机的领导者。想想闻风虚齿于孙权,却奔波于文字之间,讨好于生活之前,不得不感叹,同人不同命。


    陈登听说孙权率军前来,并不感觉意外,该来的始终要来,倘若他们不来,则自己的将军之名,也就是徒有虚名了。


    于是,他镇静的下达了一条军令:紧闭城门,无论敌军如何叫嚣,皆不可擅自行动。倘有不听军令者,一切军法从事!


    在陈登看来,敌人来势汹汹,以现有的军事力量对比,正面作战无异于自寻死路。因此,要执行这样的一条军事策略――敌进我退,敌疲我打。


    孙权第一次正式登场,面对的,却是一个强有力的对手。


    现在的他,跟陈登相比,显然太过稚嫩。 更多小说请到新小说巴士网newxs84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