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网 > 三国风云录 > 第85章 偷人

第85章 偷人

作者: 闻风 返回目录

更多小说请到新小说巴士网newxs84.com
    这不是演义,是正史。当然,你可以把曹操视为篡汉的奸臣,帮助这个奸臣的董昭无疑便是主谋。我没有兴趣讨论这些,我只讲我看到的历史人物。


    董昭看到皇帝如此落魄,做为一个读书人,这是巨大的讽刺。然而,更令他伤心的,现在所谓帮助汉室,挂着汉室的牌子,却干着利己的事情这些军阀,董昭只能表面上表示理解,内心里充满鄙夷。


    做为官场老油条的董昭明白,现在的自己还没有能量去支持汉室,只能找一个有能量的人去扶持。而这个人,明显就是曹操。


    因此,董昭决定再次伸出援手。


    他以曹操的名义给杨奉等人写了一封信,我想,有必要简单说一下。


    其中对杨奉的为人狠狠的、坚定不移的夸奖一番是有必要的,这个传统一直留在今日。后话锋一转,说道:你我二者是非常需要合作的。不管怎么说,兖州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州牧,生产粮食自然不在话下。而唯独缺兵。今我有粮食,而您有兵,这不是正好互补嘛。


    杨奉看了信件十分高兴,虽然对曹操的为人不太熟悉,但听说这个人很能打仗。于是,便回信说,愿意合作。


    既然成了同盟关系,那么,曹操理所当然就能见皇帝了嘛。于是,曹操挥兵进入颍川,自己则踏入了阔别七年的洛阳。


    镜头再次对准曹操,回忆固然重要,但,面前的难题明显比回忆重要的多。


    最大的难题,就是如何用正当理由,去说服皇帝,让自己去“保护”他,以及天子的威仪。


    对于曹操来说,告别洛阳很简单,简单的只需骂一句。但,回到洛阳却很难,难的要用七年的时间和无数句好话。


    他虽然不知道皇帝刘协今时今日怎样活着,但根据以往的没落皇帝便可推测,皇帝依然活着,只是没有了尊严。


    曹操担心着,虽说现在正踏入洛阳,但这不是自己的目的,而要达到自己的目的,恐怕里面的变数很多。


    面见天子,曹操三拜九叩。对于十六岁的刘协,这个到处遭到白眼的皇帝而言,曹操的面见之仪,是多么的受用。于是,他说道:“朕听闻,卿治理兖州,竭尽所能,百姓安居乐业,朕十分欢心。”


    放诸平世,这句话往往有两个结果:一,你做的很好,我要对你进行加官进爵。二,你丫做的这么好,一定收受贿赂了吧?很让我不安心啊,流放或者赐死。


    当然,此时的曹操不会害怕第二种结果。因为他知道,此时皇帝最需要的便是他这样的臣子。


    果然,刘协继续说道:“奈何朕自年幼,不明朝政。卿有何言,但能明讲。”实际上,这也就是一句客套话,类似于今日之朝政: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。曹操自小混迹于官场,对这一套自然明白。但,他今天等待的也恰是这一句话。


    于是,曹操好似第一次进洞房的毛头小伙子一样,开始了傻兮兮的谏言:“陛下如是说,臣若不尽言,是臣不忠。自黄巾之乱始,董贼误国中,将领劫粮末。让陛下惨遭不幸,有失天子威仪。但,天下之民皆望天子归,以此而正朝。恕臣言,此时并非重造宫殿之时机。”


    曹操所谓的“重造宫殿”是刘协想要将董卓毁坏的洛阳皇宫,重新打造,以便有自己的住处,恢复天子的尊严。


    回复


    汉献帝从未想到过,自己想要一个家,也会遭到阻挠。但自己还不能生气,谁让人家谏言的?不就是自己嘛。正欲解释,曹操便抢先说了。


    他心理清楚,只要对面前的这个孩子说一句话,便可让其自己走进预先设置好的口袋:“臣蒙陛下圣恩,奈何,需要及时回到兖州,以便主持工作。不仅是报皇恩浩荡,更是恪尽职守。”


    曹操的意思是:你要是不听我的,老子就回去了,你丫就等着挨饿吧。


    献帝一时懵绝,急道:“卿之忠心耿耿,朕甚欣慰。不如留在朝中,录尚书士、假节钺、领司隶校尉。”


    曹操一听,差点激动的哭出来。


    所谓的录尚书事,便是总览朝政,相当于总理;所谓的假节钺,是两种官职:节,便是符节,是赐给将相身份的一种信物,有了它便可以斩杀不听命令者,类似于后世传说中的“尚方宝剑”。而“钺”是古代时的一种类似于斧头的一种兵器,主要用于礼仪和祭祀。综合起来说,便是:这个官职相当于元帅,可以调动朝廷内外的军力;领司隶校尉,关于“校尉”曹操曾经做过,相当于一个公关局长,而此次的领司隶校尉,就是整个京城的防务全部交由曹操。换句话说,此时的曹操身兼总理、元帅以及京师首长,属国家一级干部。


    从一个兖州牧相当于现在的四级干部,一跃成为国家的一级干部,谁激动谁知道。


    其实,对于现在的皇帝来说,只要曹操不逼着他退位,那么一切都好商量,关键的是,所谓的封官,不过是一句话而已,不需要任何手续,因为,已经没人给自己打工了。


    但对于曹操来说,这却及其关键,因为这直接关乎着其以后的政治活动的合理与否。


    但激动的曹擦明白,现在要去干的事情不是激动,而是去见一个人。


    曹操想不清楚一直困扰着自己的问题,他认为,这个人一定能想清楚并给自己解决。这个人,便是董昭。


    事实上,曹操知道他的存在,也知道帮了自己大忙,可惜的是,二人并未见过面。这次,曹操不是来感恩的,也不是来感谢的,而是来请教的。


    曹操相当不客气,对于一个有功于自己的董昭,曹操第一句不是谢谢,而是问:接下来该怎么走?


    董昭说道:接下来,应该将皇帝安排到另一个地方。哪里?董昭胸有成竹的笑笑,说道:许县(今许昌东)。一语惊醒梦中人。


    综合起来,董昭的意思很明白:现在不能让皇帝留在洛阳。为什么呢?第一,皇帝留在洛阳相当于留在李傕等人的手心,以后行事不便;第二,放到许县则不同,距离自己的根据地兖州近,行事方便不说,更关键的,是皇帝只能听自己摆布了。


    最后,董昭总结:行非常之事,需用非常之人,方得非常之功。


    曹操哈哈大笑,伸出拇指打算夸奖董昭一番,但却忽然想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:怎么才能将让皇帝去许县?


    其实,这是在问:如何让李傕等人心甘情愿的放皇帝走。曹操不得不承认,董昭是一个很有才略的人,以上计谋他也认同,但武器的批判,不能代替批判的武器。解决问题的办法,不代表这个问题便能解决。


    对于曹操的疑问,董昭表现的很有信心,低声说道:偷走。听闻,曹操暗忖:兀那一群军阀,怎能说偷便可偷得? 更多小说请到新小说巴士网newxs84.com